时间:2022-09-19 18:15:21 | 浏览:1286
玉溪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
新一届市委班子
用全新气象踏上新征程
10月29日
《云南日报》5版头条刊文
“以奔跑姿态奋进 用必胜信心答题”
聚焦我市围绕既定目标
深化“玉溪之变”
凝心砥砺前行
详见
↓↓
以奔跑姿态奋进 用必胜信心答题
10月17日,周日。晚上9时许,两辆中巴车正从易门县返回玉溪市委的路上,这是玉溪市委率队深入调研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建设后返程。一天半时间,深入10余个调研点,从河谷到山岭、从南岸到北区,只为让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发展方向明、措施实。一线了解困难,聚焦问题核心,迅速拿出措施……这正是当前玉溪全市上下抓发展的决心和魄力。
玉溪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新一届市委班子用全新气象踏上新征程,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奔跑姿态,夕惕若厉、争分夺秒的奋进决心,围绕既定目标,深化“玉溪之变”,凝心砥砺前行。
曾永洪 摄
从历史的维度审视玉溪
“奋力谱写玉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9月27日,聂耳大剧院隆重庄严,掌声雷动,中国共产党玉溪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开幕,会议审议通过报告,选举产生新班子,全面开启了新旅程。
连日来,随着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的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传遍玉溪大地,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为玉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过去5年,玉溪经济发展实力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7%,2020年达到2058亿元,9个县(市、区)生产总值均突破百亿元。改革创新厚积成势,城乡发展更加协调,民主法治有序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玉溪这片土地上,曾创造出无数辉煌。而由于一些历史原因,近些年来玉溪陷入了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尴尬境地:在全国被47个同类城市超越,在西部被15个城市超越,在云南被两个城市超越。“十三五”期间,玉溪GDP增速排名全省排名倒数。全市存在少数党员干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工作标准、担当精神与发展需要不相适应。
去年下半年以来,玉溪市委在科学研判形势、认真审视自我、直面问题核心之后,思想“破冰”,发展“突围”,开启了以思想观念之变、精神状态之变、能力素质之变、作风方法之变为主的“玉溪之变”。如今,“玉溪之变”成效初显,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玉溪精神,正成为玉溪新征程上的精神力量、实践力量。全市交出近几年来最好“半年成绩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玉溪市提出了今后5年的新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10%以上,总量达到3300亿元、人均突破2万美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左右,进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全市城镇化率达65%以上。
华宁风电产业前景广阔 曾永洪 摄
从发展的厚度感知玉溪
今年初,当提到要在易门落地正大百万头肉猪4.0全产业链项目时,很多人都不相信,认为易门的养殖业已接近饱和,而且发展空间有限、土地资源有限。
只要敢想敢干敢试,就能变不可能为可能。易门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畜牧兽医局局长李逢春介绍,通过市、县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和正大集团的共同努力,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4月28日,项目如期开工,采用先进建设标准,塑造从“农场到餐桌”的4.0全产业链新优势。
靶向精准地打通一个个“堵点”“卡点”,资源要素快速集聚,全省重大项目云南绿色钢城暨玉溪玉昆钢铁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进展顺利。目前,项目已从前期的土地平整、线路改迁、水电路建设等,转到厂房的建设、生产设备的安装等。
从一个个热火朝天的项目现场、一条条新近打通的断头道路、一个个迎刃而解的困局难题、一场场比学赶超的县区观摩……可以读懂奋进的故事,感知今朝的玉溪。
今后5年,玉溪市提出三大核心战略:绿色发展、工业强市、共同富裕。
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一以贯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全域生态保护,探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路径,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高水平生态支撑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在云南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中走在前列。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玉溪从工业大市向现代化工业强市迈进。
实施共同富裕战略。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更好满足群众品质化多样化需求,努力实现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打造富庶和美的幸福品质城市。
围绕三大核心战略,玉溪市委、市政府正带领各级党员干部,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写进玉溪历史,将自己的初心使命融入玉溪大地。
“云南第一村”大营街 潘泉 摄
从政治的高度重塑玉溪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省委、省政府召开玉溪现场办公会,要求玉溪努力建设“一极两区”。
推进“一极两区”建设是崭新探索,空间广阔、前景动人。
玉溪市提高政治站位,用心体悟省委、省政府的深远考量、高度信任、关怀厚爱,全面增强遵循意识、执行意识。从讲政治规矩、守政治纪律的高度,以必胜信心、奔跑姿态、扎实行动,做好“一极两区”建设必答题,确保早见成效。
全市把握主要任务,抓住关键环节,坚持精准施策,从九个方面着力,高水平建设“一极两区”。
倾心聚力加速工业倍增,建设现代化工业强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体系。打造烟草产业升级版,打造全国烟草最优“第一车间”,打造工业4.0数字烟草,推进玉溪品牌“千亿工程”。打造全省先进制造基地,打造全国一流机床产业集群,建设国内一流锂电产业基地,打造西南风电装备全产业链基地。打造全省矿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打造中国铂都。打造生物医药高地。
持之以恒深化改革开放,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着力融入国内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分工体系。推动昆玉一体化发展,建设云南区域协调发展典范。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全面激发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城市”。
全力推进数字玉溪建设,打造数字应用先行区。建设数字政务,完善用好市县乡村组五级OA协同平台。发展数字经济,将区块链产业金融服务平台打造成为省级示范平台,建设全省首个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滇中数据中心集群玉溪“双活”节点和“滇中数仓”人工智能算力高地,打造国际互联网出省第二核心枢纽。
千方百计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全力打造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打造高端水果基地,全产业链提升蔬菜产业,打造百亿级花卉产业。加快育主体创名牌,做强一流玉系“绿色食品牌”。
精准施策推动全域城市更新,加快新型城镇化。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实施“中心城市双百+”行动,打造省级全域城市更新示范区。建设美丽县城,实施“县城双十+”行动,实现美丽县城和国家园林城市(县城)全覆盖。打造特色小镇,瞄准“经典传世之作”目标,确保每年至少创建1个省级特色小镇。
矢志不渝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共同富裕。大胆先行先试,主动探索促进共同富裕的指标体系、考核体系,使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相协调,努力形成一批制度成果、实践成果。
坚持不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团结和谐的社会局面。不断扩大人民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
毫不动摇厚植绿色发展优势,建设践行“两山”理论示范区。深入扎实开展“湖泊革命”,以“三湖”保护统领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市域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积极争取林长制管理系统试点。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住蓝天、碧水、净土。
锲而不舍统筹发展与安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强化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切实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着力防范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深化法治玉溪建设,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权益,形成人人遵纪守法的社会风尚。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来源:云南日报 记者:浦美玲 李苏榕
综合玉溪发布
编辑:王鹏
审核:徐凤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