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8 12:16:26 | 浏览:4634
情怀,
心里多多少少都会为它留点位置。
在越来越多的商业情怀出现的今天,
你是否还记得那年,
那座城市,和那时的记忆。
老辈人在老城里生活着
做着老传统的小事
如今难得一见的老行当
习惯了,也只是日子
不舍得曾经繁荣的过往
最后只剩下蛛网与劫灰
有人安于此间
就有人期待改变
拆迁的澄江棚户区
澄江县城的胡同像一条条沟渠,把老城像蛋糕一样切割成无数个或圆或方的几何体。孩子们是这些沟渠里的鱼,游刃有余而又自由自在的穿梭其间。
少年不识愁滋味,那个时候虽然年纪小,但胆子可大着哩,三五几个小伙伴约着去一条条胡同里“探险”
想着胡同的路上会不会遇到什么妖魔鬼怪,不经意窜出来条狗,一群小孩子便吓的咋呼乱作一团跑开。走多了,便知道那个胡同通那条街,去哪条街可以抄近道,偶尔发现条其他小伙伴不知道的胡同,就可以在他们面前得瑟的要带他们去认识,“探险”。
那个时候,老奶奶小摊里一毛钱的冰袋,麻辣条,凤麓幼儿园旁边冰棒场两毛钱的糯米红枣冰棒。手里拿着洋画、玻珠那种花花绿绿的玻璃球几乎每个孩子手里都会有几个,高手会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有好几种玩法,都是以赢球为目的的,算是比较原始的赌博。圆圆的纸牌上印着彩色人物,有三国、水浒等众多英雄,都是孩子们崇拜的偶像。虽印制粗糙,但却是孩子们的最爱,走街串巷的找小伙伴蹲在街边玩,就可以玩一天,饿了就用家长给的五毛钱买个洋芋粑粑或骑三轮车叫卖的河南馒头,也不管玩了一天手脏不脏就边吃边玩。那一道道老胡同斑驳的墙上刻下了儿童时期的回忆
那一条条街道上录下了欢乐的笑声。我度过一个又一个春秋,从一个不知世事的男孩子长成了一个英俊少年,时间或许会带走很多东西,但是它也只能带走这些有形的东西,总有一些会留下来,带给我们慰藉,给予我们温暖。
2017年11月20日,澄江县召开老城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动员会,吹响了老城棚户片区改造项目的集结号,正式拉开老城区改造项目的序幕。
最初的澄江县电影院,阿毛在里面看过3D电影。
澄江县影剧院,记得阿毛小学的时候每年六·一学校都会组织班级表演节目,那时候澄江的大型歌舞表演好像都在影剧院进行。
这里习惯叫城南门早点街,快餐店,记忆最深的还是新华书店对面一个大叔的早点铺,阿毛从小学吃到了工作。
澄江县城保留下的文庙
三进方,这条阿毛走了九年的路,看了九年的风景(凤山小学,澄江二中),见证了多少玩具店,文具店的兴衰,在抽奖,套圈,王牌这些玩具上挥霍了多少零花钱。
如同其它城市一样
老城也开始响起挖掘机的轰鸣
砖瓦一片片被剥离
然后重新安上整齐划一的新肢体
小巷是老城蜿蜒的神经
孩子们每走过一个转角就长大一分
寸寸如移动的阳光
慢不了一步
停不下一秒
在不久的以后,或许只能回忆老城那些熟悉的街道和建筑,
走到充满回忆的地方,
你也会指着新的建筑给后辈,说这是留下了我许多回忆的地方
给后辈讲自己曾经的故事,描绘出曾经老城的样子。
来源:玉溪日报-玉溪网□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跃 文/图澄江有山有水,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区位优越,具有先天的发展优势。守护好绿水青山,是澄江的第一政治责任,也是澄江实现永续发展的前提。“十三五”期间,澄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刘智慧 澄江规划馆外围环境按期成景,成为抚仙湖畔“新地标”,引得越来越多的游人争相打卡。(详见本报4月9日第12版相关报道) 地标是一个地方标志性的景观,它是城市的门面,也是城市的名片。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澄江的地标性建筑不多,其中人们耳熟
#宁波头条##创作人上头条#时代给予了海曙新的任务和新的目标。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海曙将继续进行旧城更新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因此,拆迁和旧改依旧是海曙区的重要任务。毕竟,海曙核心区一直作为宁波的中心,随着时代的发展,急需进行更新迭代。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