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8 12:55:48 | 浏览:418
来源:玉溪网
玉溪日报通讯员 刘贵能 摄
“用现在的话来说,当下澄江化石地的发展正处于3.0时代。即将结束的2019年,成为了澄江化石地保护与发展的关键之年。”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泰敏看来,澄江化石地的保护和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1.0、2.0、3.0三个时代。
澄江化石地的1.0时代,主题词是科研。该阶段自1984年澄江化石被发现到1997年成立专门的保护管理组织机构,主要是澄江化石地的科研阶段,国际权威专家、中国古生物学家争相展开研究,硕果累累。澄江化石地的2.0时代,主题词是保护。该阶段从1997年成立了专门的保护管理组织机构到2012年化石地申遗成功,主要以保护澄江化石地为主,重点进行了关停帽天山周边磷矿、进行生态修复以及成功申遗。澄江化石地的3.0时代,主题词是利用。从2012年开始至今,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重点以开发利用为主。“怎么在保护澄江化石地的前提下,利用好澄江化石地,让澄江化石地走向大众视野,在3.0时代过去的这七年时间里,我们主要是在打基础、做项目。”陈泰敏谈到,2019年就是打基础、做项目开始显成效的关键一年。随着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的试开馆,澄江化石地的保护与发展迈上了3.0时代的新台阶。
软硬件建设取得突破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自2014年开工建设以来,澄江化石委认真按照省、市、县的决策部署,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倒排工作进度,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建设得到有效推进。2019年,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主体工程完工,内部展陈和附属设施建设等相关工作顺利推进,并于10月1日举行了试开馆仪式。目前,主要对专家试开放,征求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完善,同时启动消防验收和门票定价程序。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内不仅展示了澄江化石,还展示了从世界各地征集到的珍惜古生物化石和现生动物标本,如恐龙、猛犸象、披毛犀和蓝孔雀、非洲象等。”陈泰敏介绍,作为中国第一个建在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大型自然博物馆,馆内丰富的藏品讲述了宏大的地球生命演化故事,突出了澄江化石地在地球生命演化历程中的重要位置。此外,还运用了大量多媒体现代科技手段,生动还原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真实面貌,为参观者提供更加有趣的科普互动体验。
讲解员在澄江县城化石展览馆为参观者讲解 由澄江化石委提供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自试开馆以来,在展陈的艺术性和数字化手段等方面得到了前来参观的专家学者们一致好评。陈泰敏介绍,贝林基金会捐赠了200余件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动物标本,目前已在新馆展出,如老虎、狮子、羚羊、河马、长颈鹿等。贝林基金会主要负责人参观新馆后非常满意,决定再捐赠100件以上动物标本。
在软件方面,严格管理规划、保护优先,遗产地保护更加科学规范。今年是《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实施的第三年,澄江化石地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条例》的力度,进一步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紧紧抓住国家机构改革以及自然资源地改革、遗产地划归林草部门管理机遇,对化石地重叠设置、多头管理,边界不清、保护与发展等矛盾突出的“一地多帽”状况进行整合归并优化,积极理顺澄江化石地管理体系。通过规划先行,先后完成《云南澄江动物群古生物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16—2025)》《云南澄江动物化石群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规划》。加强园区管控及日常监测,今年完成了国家地质公园人类活动变化遥感监测363个点位实地核查,加强18处地质遗迹点的巡查。
走向国际化迈出坚实步伐
“自从10月1日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试开馆后,每天都有外地或国外的专家学者前来参观。”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讲解员张晓静告诉记者。
据悉,今年以来,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共接待了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等地的外宾到馆参观。除了接待外宾,今年11月1日,中国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与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缔结姊妹馆,达成遗产地保护、管理、利用和教育科普等方面的合作,同时双方还将进行遗产地之间标本藏品借用交换,共同办展及展览交换,在遗产地展厅提升、公共项目、教育活动、人员及知识交流、人才互访培养学习等方面进行合作。
今年9月27日,在第四届中德人工智能大会上,澄江化石委围绕化石数字化课题,与日本、德国、波兰等国家的博物馆交流分享,成功推介了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据悉,澄江化石委为把自然博物馆打造成宣传推介澄江化石的主阵地,制作了126个多媒体,利用声、光、电,VR、AR、手机App等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寒武纪世界的神奇,体验人工智能的魅力。
同样在今年9月,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与新华网合作的澄江化石地VR电影《寒武纪家园》亮相2019年威尼斯电影节,获得“聚焦中国·焦点VR电影”证书,扩大了澄江化石地的影响力。
科研合作和科普宣传成果突出
七彩云南自然遗迹科考研学营 由澄江化石委提供
2019年,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大力开展科研科普教育工作,组织编撰并印制《寒武纪大爆发——澄江生物群重要研究论文集》,论文集采用中英文方式,收录了近30多年来发表在国际重要刊物上的论文,让公众可以直观了解这些学术论著。
与此同时,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还积极与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丛培允,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赵方臣两位专家签订柔性引进人才合作协议,与西北大学舒德干团队进行合作,筹建院士工作站,为项目研究开发和自然博物馆建设,提供专业技术指导。
今年8月,在昆明举办的中国第二届科普研学论坛上,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神奇的生命大爆发与演化研学基地”被评为“中国科普研学联盟十佳品牌”。
今年11月12日至15日在澄江举办2019年寒武纪大爆发国际研讨活动,澄江化石委积极配合中科院南京生物研究所协办,澄江化石委人员参加座谈交流,推动了澄江化石人才的国际视野和科研水平。今年,澄江化石委人员也撰写了多篇论文并发表,澄江化石委在学术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在发挥教育实践基地的作用过程中,大量的游客、中小学生、科研专家及学者参观了帽天山化石首发点及澄江县城展览馆,在遗址地外围进行野外化石考察及化石采集体验活动,全年共接待15万余人次,其中中小学生近7万人次、大专院校3万余人次、科研团队1万余人次、普通游客4万余人次。
据张晓静介绍,除了日常讲解外,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还组织工作人员到中小学进行化石地科普教育活动,在澄江立夏节和环法挑战赛、《财富》全球可持续论坛等重大活动中,还设置相关展位对澄江化石地进行科普展示,扩大澄江化石科普教育的影响力。
为把澄江化石微小的个体形象转变为身边触手可及的文化符号,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创新思维模式,创作了澄江化石绝版木刻、陶器、瓷器、文具类、丝巾等一系列工艺产品,以博物馆为依托,积极探索研发、生产、销售的有效途径,将澄江化石的艺术形象变成吸引大众的生活用品,并在“2019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澄江立夏节等活动上展出,凸显了澄江化石文化。同时,在研发本土特色文创产品的基础上,积极与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合作,销售相关文创产品,为澄江文创产品的研发和销售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与新华网合作举办澄江化石地宣传口号征集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征集而来的口号在高速公路、广场广告栏等进行宣传推介,成效明显。其中,通过“澄江小虫虫,你的小祖宗”这句口号的传播,让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荣获2019年菠萝科学奖,成为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热点事件,有效推广和宣传了澄江化石地。
菠萝科学奖以“向好奇心致敬”为口号,奖励那些有想象力、有趣的科学研究成果,唤起人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热情,被称为中国版的“搞笑诺贝尔奖”。在参加完菠萝科学奖颁奖仪式后,陈泰敏深有感触,“这个奖给我们最大的启发意义就是,今后我们会用更有创新力的方法,去讲述化石的故事,让澄江化石地被更多人了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玉溪日报记者 李丹)
编辑:何蕾 审核:矣萍
云南网讯 据云南省人民政府网站消息,近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同意撤销澄江县,设立县级澄江市,以原澄江县的行政区域为澄江市的行政区域,澄江市人民政府驻凤麓街道凤翔路北26号。澄江市由云南省直辖,玉溪市代管。
我市上榜全国康养100强县!澄江市上榜全国康养100强县今年5月《康养蓝皮书: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20)》在北京发布重磅推出2020年度中国康养可持续发展20强市和100强县澄江市名列其中所谓的康养城市是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
来源:清风云南澄江市纪委监委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海口镇对1棵被列为名木古树的滇朴、路居镇对1棵被列为名木古树的黄连木管护不力,导致2棵名木古树1死1损伤问题。 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该市纪委监委给予海口镇政府和镇长、分管副镇长通报问责,并责成镇政
生活的节奏压得你闯不过气不如去澄江来个闲庭信步!高古楼网友@节俭过日子分享自己的一村两镇澄江游首站:马房村荷花田停车费10元,门票无。收费的大哥说收这费你可以停一天!哎,停车场就是一块积满泥巴水的空地。游客也就三三两两,难道这里能玩上一天?
“撤销澄江县设立抚仙湖市”曾在今年早些时候被列入云南玉溪市2019年政府重点工作,不过,云南省政府最近一次常务会议却未再提“抚仙湖市”,改称为“澄江市”。据5月14日《云南日报》报道,5月13日,省长阮成发主持召开第十三届省人民政府第38次
《云南省情系列微视频》 美名系列之——玉溪·澄江市山水澄江澄江市,地处云南中部位于云南省省会昆明市东南面距昆明52千米,距玉溪市87千米国土面积约755.95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3.4%水域面积占18.6%,坝区面积占8%澄江
当湖光粼粼的湖面泛起涟漪映出的影子变得模糊一颗烦心也随之清零看着群山围绕的湖泊吃着醇香的“澄江美食”闻着诱人的水果香一种惬意和浪漫的感觉油然而生抚仙湖,一半是人间,一半是天堂。外来客和当地人在这里抬头不见低头见。 抚仙湖一个掉落在人间的仙境
玉溪澄江县撤县设市基本已成定局,但县改市之后到底用哪个名字,各方面争议却比较大。抚仙湖本身比澄江县的名气大澄江县最早撤县设市的方案中,原计划使用抚仙湖市的名字。2017年11月,澄江县召开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会议审议了
据云南省人民政府网站消息,近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同意撤销澄江县,设立县级澄江市,以原澄江县的行政区域为澄江市的行政区域,澄江市人民政府驻凤麓街道凤翔路北26号。澄江市由云南省直辖,玉溪市代管。哇家玉溪七彩云微信号:yxtvwjyx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的一种区域旅游发展模式。发展全域旅游是推动和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绿水青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原创稿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云南省澄江市紧紧围绕2022年目标任务,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稳步有序“拉快”全市各重大项目建设的“进度条”,抓项目,促发展。位于澄江市中心城区北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韶关市委、始兴县委关于开展“改革攻坚规范治理年”的工作部署,澄江镇明确了8个重点领域、14项规范治理任务,紧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提升治理能力等方面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以改革攻坚规范治理行动促进镇中心工作提质增
来源:玉溪日报-玉溪网近年来,澄江市不断加快综合交通建设,积极构建“三环六联多辐射”的综合交通体系,铺就澄江飞速发展的“快车道”。呈澄高速是澄江市第一条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2016年,这条起于呈贡马金铺高家庄互通立交,止于澄江市龙街高西互通
云南澄江探索生态烟叶发展新格局 今年澄江市克服前期降水偏少等不利因素,种植烤烟5.5万亩,目前正全力抓好中耕管理。云南澄江探索生态烟叶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下行、消费增速回落、产业结构调整、自然灾害频发等外部不利因素影响,澄江市稳步
来源:玉溪日报-玉溪网□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跃 文/图澄江有山有水,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区位优越,具有先天的发展优势。守护好绿水青山,是澄江的第一政治责任,也是澄江实现永续发展的前提。“十三五”期间,澄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