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8 12:55:48 | 浏览:393
来源:玉溪网
玉溪日报通讯员 刘贵能 摄
“用现在的话来说,当下澄江化石地的发展正处于3.0时代。即将结束的2019年,成为了澄江化石地保护与发展的关键之年。”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泰敏看来,澄江化石地的保护和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1.0、2.0、3.0三个时代。
澄江化石地的1.0时代,主题词是科研。该阶段自1984年澄江化石被发现到1997年成立专门的保护管理组织机构,主要是澄江化石地的科研阶段,国际权威专家、中国古生物学家争相展开研究,硕果累累。澄江化石地的2.0时代,主题词是保护。该阶段从1997年成立了专门的保护管理组织机构到2012年化石地申遗成功,主要以保护澄江化石地为主,重点进行了关停帽天山周边磷矿、进行生态修复以及成功申遗。澄江化石地的3.0时代,主题词是利用。从2012年开始至今,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重点以开发利用为主。“怎么在保护澄江化石地的前提下,利用好澄江化石地,让澄江化石地走向大众视野,在3.0时代过去的这七年时间里,我们主要是在打基础、做项目。”陈泰敏谈到,2019年就是打基础、做项目开始显成效的关键一年。随着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的试开馆,澄江化石地的保护与发展迈上了3.0时代的新台阶。
软硬件建设取得突破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自2014年开工建设以来,澄江化石委认真按照省、市、县的决策部署,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倒排工作进度,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建设得到有效推进。2019年,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主体工程完工,内部展陈和附属设施建设等相关工作顺利推进,并于10月1日举行了试开馆仪式。目前,主要对专家试开放,征求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完善,同时启动消防验收和门票定价程序。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内不仅展示了澄江化石,还展示了从世界各地征集到的珍惜古生物化石和现生动物标本,如恐龙、猛犸象、披毛犀和蓝孔雀、非洲象等。”陈泰敏介绍,作为中国第一个建在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大型自然博物馆,馆内丰富的藏品讲述了宏大的地球生命演化故事,突出了澄江化石地在地球生命演化历程中的重要位置。此外,还运用了大量多媒体现代科技手段,生动还原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真实面貌,为参观者提供更加有趣的科普互动体验。
讲解员在澄江县城化石展览馆为参观者讲解 由澄江化石委提供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自试开馆以来,在展陈的艺术性和数字化手段等方面得到了前来参观的专家学者们一致好评。陈泰敏介绍,贝林基金会捐赠了200余件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动物标本,目前已在新馆展出,如老虎、狮子、羚羊、河马、长颈鹿等。贝林基金会主要负责人参观新馆后非常满意,决定再捐赠100件以上动物标本。
在软件方面,严格管理规划、保护优先,遗产地保护更加科学规范。今年是《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实施的第三年,澄江化石地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条例》的力度,进一步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紧紧抓住国家机构改革以及自然资源地改革、遗产地划归林草部门管理机遇,对化石地重叠设置、多头管理,边界不清、保护与发展等矛盾突出的“一地多帽”状况进行整合归并优化,积极理顺澄江化石地管理体系。通过规划先行,先后完成《云南澄江动物群古生物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16—2025)》《云南澄江动物化石群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规划》。加强园区管控及日常监测,今年完成了国家地质公园人类活动变化遥感监测363个点位实地核查,加强18处地质遗迹点的巡查。
走向国际化迈出坚实步伐
“自从10月1日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试开馆后,每天都有外地或国外的专家学者前来参观。”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讲解员张晓静告诉记者。
据悉,今年以来,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共接待了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等地的外宾到馆参观。除了接待外宾,今年11月1日,中国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与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缔结姊妹馆,达成遗产地保护、管理、利用和教育科普等方面的合作,同时双方还将进行遗产地之间标本藏品借用交换,共同办展及展览交换,在遗产地展厅提升、公共项目、教育活动、人员及知识交流、人才互访培养学习等方面进行合作。
今年9月27日,在第四届中德人工智能大会上,澄江化石委围绕化石数字化课题,与日本、德国、波兰等国家的博物馆交流分享,成功推介了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据悉,澄江化石委为把自然博物馆打造成宣传推介澄江化石的主阵地,制作了126个多媒体,利用声、光、电,VR、AR、手机App等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寒武纪世界的神奇,体验人工智能的魅力。
同样在今年9月,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与新华网合作的澄江化石地VR电影《寒武纪家园》亮相2019年威尼斯电影节,获得“聚焦中国·焦点VR电影”证书,扩大了澄江化石地的影响力。
科研合作和科普宣传成果突出
七彩云南自然遗迹科考研学营 由澄江化石委提供
2019年,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大力开展科研科普教育工作,组织编撰并印制《寒武纪大爆发——澄江生物群重要研究论文集》,论文集采用中英文方式,收录了近30多年来发表在国际重要刊物上的论文,让公众可以直观了解这些学术论著。
与此同时,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还积极与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丛培允,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赵方臣两位专家签订柔性引进人才合作协议,与西北大学舒德干团队进行合作,筹建院士工作站,为项目研究开发和自然博物馆建设,提供专业技术指导。
今年8月,在昆明举办的中国第二届科普研学论坛上,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神奇的生命大爆发与演化研学基地”被评为“中国科普研学联盟十佳品牌”。
今年11月12日至15日在澄江举办2019年寒武纪大爆发国际研讨活动,澄江化石委积极配合中科院南京生物研究所协办,澄江化石委人员参加座谈交流,推动了澄江化石人才的国际视野和科研水平。今年,澄江化石委人员也撰写了多篇论文并发表,澄江化石委在学术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在发挥教育实践基地的作用过程中,大量的游客、中小学生、科研专家及学者参观了帽天山化石首发点及澄江县城展览馆,在遗址地外围进行野外化石考察及化石采集体验活动,全年共接待15万余人次,其中中小学生近7万人次、大专院校3万余人次、科研团队1万余人次、普通游客4万余人次。
据张晓静介绍,除了日常讲解外,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还组织工作人员到中小学进行化石地科普教育活动,在澄江立夏节和环法挑战赛、《财富》全球可持续论坛等重大活动中,还设置相关展位对澄江化石地进行科普展示,扩大澄江化石科普教育的影响力。
为把澄江化石微小的个体形象转变为身边触手可及的文化符号,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创新思维模式,创作了澄江化石绝版木刻、陶器、瓷器、文具类、丝巾等一系列工艺产品,以博物馆为依托,积极探索研发、生产、销售的有效途径,将澄江化石的艺术形象变成吸引大众的生活用品,并在“2019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澄江立夏节等活动上展出,凸显了澄江化石文化。同时,在研发本土特色文创产品的基础上,积极与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合作,销售相关文创产品,为澄江文创产品的研发和销售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与新华网合作举办澄江化石地宣传口号征集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征集而来的口号在高速公路、广场广告栏等进行宣传推介,成效明显。其中,通过“澄江小虫虫,你的小祖宗”这句口号的传播,让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荣获2019年菠萝科学奖,成为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热点事件,有效推广和宣传了澄江化石地。
菠萝科学奖以“向好奇心致敬”为口号,奖励那些有想象力、有趣的科学研究成果,唤起人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热情,被称为中国版的“搞笑诺贝尔奖”。在参加完菠萝科学奖颁奖仪式后,陈泰敏深有感触,“这个奖给我们最大的启发意义就是,今后我们会用更有创新力的方法,去讲述化石的故事,让澄江化石地被更多人了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玉溪日报记者 李丹)
编辑:何蕾 审核:矣萍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丽水6月19日电(记者 范宇斌)19日,2021年浙西南革命精神论坛在浙江省丽水市举行,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推进革命老区“红绿融合”发展。在革命战争岁月里,浙西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跌宕起伏、曲折艰难的革命斗争,
据安庆市政府网消息 “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开展以来,大观区围绕服务企业发展,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一大批企业在活动中实现加速发展。送新发展理念,助力企业凤凰涅槃。安庆盛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位于大观经济开发园区内,占地80余亩,主要
新华网北京5月22日电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在4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239.74万辆和231.86万辆,上涨12.27%和11.47%,市场回暖明显。其中,奇瑞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奇瑞集团)销售汽车60592辆,实现17
随着疫情压力缓解,机场行业是否将迎来春天?近日,白云机场(600004.SH)公布了2020年度业绩报告及2021年一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尽管公司一季度业绩依旧亏损,但盈利能力正逐步得到修复。在随后的投资者交流会上,白云机场董事长邱嘉臣
【控制孩子近视发展,家长必须知道的7个科学常识】孩子近视了如何控制度数增长?偏方偏门不可信,这些科学常识用起来。(整理 | 谭芳 记者|祁燕 设计 | 张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
国家卫健委2021年7月份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儿童近视呈现低龄化趋势,发病率也在不断攀升。过度食用甜食可导致近视发展速度加快;近视一旦出现是不可逆的;虽然近视眼不一定遗传,但还是有一定遗传风
2022年了,进入新智能时代的我们,对身边的智能产品要求越来越高,从以前的不敢想象,到如今的功能制约,就比如简单的眼镜,从前我们只希望它能帮我们看清世界,而现在却期待它能替我们“搞定一切”。智能眼镜一词最早在2012年由谷歌提出,同年谷歌推
大家好,我是眼科医生游玉霞,同时也是超爱写科普的游医生。因为我的专业方向是眼视光,所以在门诊接触的患者大多是有视力问题的,而近视占了其中的大部分。现在近视的小朋友非常多,而很多家长在刚发现孩子近视的时候,会去找各种各样的方法,想让孩子恢复视
今天(10月13日)是世界视力日。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到52.7%。我们该如何保护孩子们的视力呢?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是童年时期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课。眼科医生提示,由于低龄儿童自控力尚未形成,更没
央视网消息:今天(10月13日)是世界视力日。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到52.7%。我们该如何保护孩子们的视力呢?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是童年时期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课。眼科医生提示,由于低龄儿童自控力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