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还原人类起源脉络的圣地

时间:2022-09-18 12:40:39 | 浏览:3351

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澄江,一个因化石享誉世界的名字。一面是“琉璃万顷”的Ⅰ类水高原湖泊,风物如画;一面是群山叠翠,莽莽苍苍,横亘滇中。处身山水间,凭栏临风,人们仍不能免俗: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永恒的命题,叩问着每一个人。这山水间

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澄江,一个因化石享誉世界的名字。一面是“琉璃万顷”的Ⅰ类水高原湖泊,风物如画;一面是群山叠翠,莽莽苍苍,横亘滇中。

处身山水间,凭栏临风,人们仍不能免俗: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永恒的命题,叩问着每一个人。

这山水间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恰恰能与人同频共振,共同去探索追问:所有脊椎动物——包括我们人类远古的祖先在这里发端,开枝散叶,形成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更多待解的谜题,提示人们关注未来之路,付出行动,在命运共同体间守护好人类家园。

云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

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与你我有很大关系

在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一层,复原了一个化石发现的场景:1984年7月1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侯先光,在帽天山西坡发现了一块长尾纳罗虫化石。一锤下去,石破天惊!敲开了一扇洞察寒武纪早期生命之门。澄江古生物群也成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一楼大厅化石墙。

距今5.41至4.85亿年的寒武纪,是地球生命演化的一个分水岭。从这时起,地球上开始出现了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生物。

“澄江动物群主要由多门类软躯体动物化石组成,却很罕见地保存了下来。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精美的化石时代比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要早1000万年,更突显了寒武纪大爆发的快速性。”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赵方臣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

镜眼海怪虫化石。

澄江生物群的化石为什么保存这么好?原因有很多,一般都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第一个是快速埋藏,生物体死亡后必须被快速掩埋起来才有可能保存软躯体;其次是必须有可以抑制生物降解腐烂的环境。澄江生物群的化石几乎全都保存在快速沉积的泥岩中,而且科学家发现当时的海底是间歇性缺氧环境,满足这两个基本条件。

偶然与必然的奇妙结合,让我们在4.2亿年后得以了解、剖析澄江古生物群的今生后世。

澄江生物群化石遗迹。

与赵方臣研究员一样,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副院长丛培允研究员也深度参与了博物馆的建设。当记者问及在丰富的展品中,会最先向观众推荐哪件化石时,丛培允研究员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昆明鱼。”

凤姣昆明鱼化石。

世界上发现最早的脊椎动物,正是澄江生物群中的昆明鱼。其身体器官基础结构,如头脑、脊椎和心脏等在昆明鱼中已经出现了,启动了迈向未来智慧人类漫长进化历程的第一步,从而证明了人类基础器官的由来。“也就是说5亿多年前,这里已经是脊椎动物生命演化和爆发的摇篮。”丛培允研究员说。

不止于此,除了脊椎动物,从达尔文以来人类构建的抽象生命演化树上,其他现生动物的每一个分支,几乎都可以在寒武纪大爆发出现的澄江生物群20个门类、280多个物种中找到各自的祖先。

多媒体“海底隧道”生动展示数百种寒武纪时期生物。

200余种现生动物祖先“复活”了

步入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一楼大厅,最先被“镇住”的是一堵巨大的化石墙。它既是展品,又是埋藏澄江化石的真实地层,被誉为“无字天书”。

5亿多年前的汪洋大海中,现生动物的祖先们在这里自由游弋、繁衍生息,在毫无预知的情况下,一场灾难定格下一切。

奇虾口器化石。

凝思中,步入左边的一条多媒体“海底隧道”,OLED柔性有机屏构成的“海洋”中,寒武纪的两百多个物种“复活”,底栖的海绵、海葵等原始生命,中部的昆明鱼、水母……一定睛,寒武纪时期的顶级掠食者,身长两米多的奇虾急速掠过头顶。

“这种柔性屏只有纸张那么厚,可以卷曲,90块屏整体刷新仅需0.1秒;横跨度达6.5米,但拼缝间隔只有0.35毫米。这么大体量柔性屏拼接而成的虚拟海底,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也是世界上第一次用高清数码技术复原寒武纪生态系统。”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陈泰敏馆长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澄江发现的许多化石其实都很小,像“明星”昆明鱼只有指甲盖那么大,很不利于展览,也不利于形象地科普。

从多媒体触摸屏可以了解动物分类学知识。

“把一块块体量很小的静态化石,做成有冲击力的、活灵活现的‘动物’,多媒体应用是重要的尝试。”陈泰敏说,其实起初他心里也没底,专家争议也很大,但从开馆以来4个月,40多万人涌入参观,以及所反馈的信息看,这一步是“赌”对了。“VR、5D、人体感知等前沿交互技术与影音、化石结合,首先吸引了我,也才能吸引观众。”陈泰敏说。

多媒体感知化石,让寒武纪生物瞬间“复活”。

“在全世界自然博物馆展览中,以这么高比例的视频来展示化石展品,这是首次!”丛培允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去年开馆前,一位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来参观,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被“震撼到了”。他们没想到中国西南这么偏远的地方,可以有这样世界级的化石地,而且如此大胆采用“高级”的形式,展现原本看似“没有太高展览价值”的化石。

寒武纪时期的顶级掠食者——奇虾化石局部。

在筹建期间,一大批古生物学者参与到公众展陈构思规划建议和展陈科学性指导,把冷僻的古生物学,以及全球顶尖古生物学者的最新成果发现,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信息,向公众表达。“我们的任务就是给博物馆智力支持,还参与研究、研学、文创开发等诸多方面,把每一个展厅办活,提升自然博物馆的软实力。”赵方臣说。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开馆近四个月,已接待40余万名观众。

普及传播生命演化知识的理想研学场所

说起澄江化石群,从1984年到1997年的主题词是“科研”;1997年到2012年间是“保护”;此后的8年多时间,是“研学利用”。

“2012年成功申请世界自然遗产。但扛着金光闪闪的金字招牌,并没有迎来四方学子和游客,老馆依旧门可罗雀。也就是说,‘高冷’的寒武纪化石,并没有带来与其身份相匹配的科普和衍生的价值。”陈泰敏说。

与此同时,放眼寰球,人口膨胀、空气污染、水污染、过度砍伐、绿藻爆发、偷猎与乱捕滥杀使得野生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直接威胁到了生态的平衡。自然博物馆该担担什么样的使命?

虽受疫情影响,众多省内观众仍纷纷前来参观。图片来源: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拍摄

从2014年博物馆开建以来,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不囿于寒武纪化石一个点,而是试图全面诠释生命大爆发、大演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等地球生命故事,以开端、过程和结果为架构,铺开了一篇“讲述宏大地球生命演化故事”的大文章:博物馆主展厅一楼生命大爆发为故事的开端;二楼生命大演化是过程;三楼生物多样性就是结果。


肯尼斯·贝林先生捐赠的部分现生动物精美标本和动态场景。

其间,陈泰敏等一班子人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难,攻破千山重关,处处创新突破,征集到全国及世界各地各个地质时期6万余件化石和现生动物珍稀藏品,接受了国外友人肯尼斯·贝林先生捐赠的200余件现生动物的珍贵标本,使博物馆成为立足澄江化石地所具有独特价值,向世界普及传播生命演化科学知识和唯物史观的理想场所。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将建成普及传播生命演化知识的理想研学场所。

下一步,博物馆将充分结合展陈设施、化石遗址、生态资源、天文观测等优势条件,全方位建设研学实验基地。

到那时,无论大中学生,还是适龄儿童,都可以在古生物学者甚至知名大咖指导下,到化石地遗址体验化石发掘过程,探寻寒武纪地层奥秘;孩子们可以在达尔文实验室清晰扫描古生物复杂的精细结构,感知生命演化的奇妙。还可以在寒暑假来到四季如春的澄江,了解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夜晚还可登山滇中高地梁王山观星摄影,深刻感知人、地球与浩渺宇宙的关系……

“让更多的人、让我们的子孙后辈一代代爱上科学、探究科学,了解生命的起源,定位人是生物多样性的一分子,关注地球和人类命运,甚至投身自然科学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事业就大有希望。”陈泰敏说。

来源:科技日报 图片除注明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岳靓 王宇(实习)

相关资讯

全球只43人拥有!黄金血代表着人类更高形态?能进化出超能力吗?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们现在懂了所有血性的人都一样,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只不过部分血型相对稀有而已,并不代表拥有了超能力,但是依旧可以对人类未来的进化充满期待。保护“稀有血”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除去本身的基因突变以外,人类也可以利用“仿生”等方式,来拥有某些超能力。

深度关注|元宇宙如何改写人类社会生活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管筱璞 李云舒即将过去的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从只能使用电脑有线网络联网“冲浪”,转为随时随地用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接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冲击,令人记忆犹新。眼下,尽管接棒者“元宇宙”概念尚未明确,却。

恐怖的元宇宙真相,人类将变成生物能源,与霍皮族预言不谋而合?

在扎克伯格提出“元宇宙”的概念之后,引起了各个领域的大佬关注,他们认为这是科技的产物,也是未来财富的象征,不仅可以在里面享受不同的生活,也可以在里面做生意。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很可能是一场灾难的开启,就如同《黑客帝国》中的人类一般,变成。

什么是元宇宙?元宇宙在哪儿?它真的能改变人类世界的运行方式吗

宇宙在物理上。元宇宙到底在哪。它真的能改变人类世界的运行方式吗。今天这条视频,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当下有一个事物非常的火,它就是元宇宙。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只知道宇宙这个名词,那么究竟什么是元宇宙。

平行世界穿越者,拍下2027人类灭绝影像?困在异世界唯一幸存者

哈喽大家好!我是小乌,欢迎回到脑洞乌托邦点击此处可观看完整视频你是否曾经幻想过,有一天你像往常一样一觉一醒来,周围的世界还是非常的熟悉,一样的街道,一样的建筑,可就是一个人都没有,甚至连小猫小狗小动物都统统消失了。你成为了你所在世界唯一的活

造飞碟,哪里只是外星人的专利!半个多世纪以前人类也试过

有人说它像烟灰缸?瞧不起谁呢?人家是美国的飞碟好不好!虽然现在只有躺在博物馆里的命了它就是差一点就让美国的飞碟梦得以成真的:VZ-9阿芙罗飞车故事的开始还真就得从飞碟讲起:那是在二战期间,盟军的飞行员们开始面临了一个新的挑战,就是在夜色的掩

性能超过人类科技!美国数十名水兵证实:训练时被上百个UFO包围

当你在夜晚抬起头仰望星空的时候,你是否好奇这样的一件事:宇宙中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前些天,美国著名的纪录片制作人Jeremy Corbell ,提到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有。多年来地球上发生的未解UFO目击事件,它们的真相是否与外星人有关。

美国重启UFO调查,疑发现非人类能制造的高科技,真有外星人?

是的,美国又重启UFO调查了,并且宣称会在2022年的调查过程中,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中,这也不仅令人浮想联翩,好奇究竟美国发现了什么,会接连多次重启UFO调查。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美国官方对UFO启动的新调查之外,美国哈佛大学,竟然也成立了。

为何美军重启UFO调查?科学家:进入新阶段!专家:人类无法实现

要说那种飞行器全世界都见过却没有科学家承认,那么一定是UFO,因为全球那么多UFO目击案例,甚至还有2019年美国海军公开的UFO追逐视频,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只承认将其归类到UAP(不明空中现象)。不过在英国《每日星报

“别再寻找外星人了!”美国科学家发出警告:人类可能有危险

据《纽约邮报》14日报道,美国专家称,与外星人接触可能最终会“终结地球生命”,我们不应寻求与外星人交流,因为这会带来“危害人类”的风险。此前有消息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积极调查不明飞行物(UFO),而美国情报部门的一份报告称。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宁波新闻头条网围炉煮茶官网美的集团A股红木家具网早茶文化网国学易经文化网神舟电脑评测网自贡新闻头条网攀枝花今日新闻网今日菏泽垃圾分类网欧阳娜娜歌迷网桂林三花酒友网蝎子养殖技术百香果种植网
玉溪新闻头条网-玉溪新闻头条最新消息、红塔区头条新闻最新消息、玉溪天气预报、玉溪烟价格表、玉溪房屋出租信息、玉溪房地产信息网网站、玉溪境界大使限量版、玉溪境界掰掰乐、玉溪旅游景点、玉溪美食攻略、玉溪美食街、玉溪人才网招聘信息网。
玉溪新闻头条网 33133.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