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洲与澄江那些事儿

时间:2022-09-18 12:16:05 | 浏览:407

龙洲与澄江那些事儿叶 骏引子 龙现在泰和2200年建城史中,最传奇的莫过于“龙现”。泰和首次出现“龙”,是在南北朝。梁大宝二年(551)六月,豫章内史陈霸先(后为陈朝开国皇帝)从南康起兵北伐侯景,抵达西昌县(泰和古称)时,一条“龙”在赣江上

龙洲与澄江那些事儿

叶 骏

引子 龙现

在泰和2200年建城史中,最传奇的莫过于“龙现”。

泰和首次出现“龙”,是在南北朝。梁大宝二年(551)六月,豫章内史陈霸先(后为陈朝开国皇帝)从南康起兵北伐侯景,抵达西昌县(泰和古称)时,一条“龙”在赣江上挡住大军的去处。

据《陈书》记载,这条龙“(龙)高五丈许,五彩鲜耀”,陈霸先麾下的将士及西昌县百姓数万人都目睹了这一异象。《南史》载,陈霸先当时唤人取来一张胡床,高坐江阁中,忽然“神光满阁”,将阁楼廊庑照得通明,部将赵知礼在旁边见到这情形,连忙问陈发生了什么,陈笑而不答。不一会,“龙”自惭形愧,没入江中。

四百年后,又是一个分裂的时代,五代南唐保大年间(943~957),泰和百姓再次目击到“龙”。这条“龙”被一个年轻的僧人擒住,用僧衣的带子系在赣江高沤潭中,最后化为几座沙洲,其中最大一座名叫“龙洲”。年轻僧人泰和旧志记为“定光僧”,而在闽地,他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号,叫“定光古佛”。

本文便是讲述龙洲与后来澄江的故事。

明万历《泰和舆图》

一、谶出

僧与佛之间的距离,不啻唐三藏东土大唐到西天极乐的距离。

定光,五代至北宋初年的高僧,俗名郑自严,福建泉州同安人。11岁出家,17岁来到江西拜入庐陵青原山西峰圆净大师门下。在青原山,定光顿悟得道。后经泰和、梅县,到达武平南岩传教。传说大蟒猛虎见之,皆俯伏而去。乡人神之,争为筑庵。景德初住南康盘古山数年。郡守赵遂良闻之,敬请入汀郡,为其建庵于州衙后,以便往来交谈。遂良表闻于朝,赐“南安均庆院”匾额。宋真宗在汴京(河南开封)设御宴斋僧,定光应邀赴宴。大中祥符八年(1015)正月六日,定光坐化,终年82岁。僧众收其舍利遗骸塑为真相(肉身舍利),弟子收录遗偈计117首。

据南宋《临汀志》记载,定光的神迹始于泰和。定光在青原得道后,居五载始离师门,赴泰和紫瑶山修炼。在经过泰和县城南门怀仁渡时,正值江水暴涨,人们都说江中有蜃龙作乱。定光念起佛偈,将偈投入江潭之中。蜃龙起,定光解下僧衣的带子,将蜃龙系住,龙的身躯化为数座沙洲,由西至东,依次称龙洲、金鱼洲、甑篦洲。降龙事毕,定光又神目四观,勘察泰和县地理,写下两首谶语,史称“龙洲谶”。

南宋周必大《太和县龙洲书院记》载:“西昌下临赣江,陈覇先入援梁室,驻军有龙跃之瑞…父老相传:洲过邑庭,魁出。”南宋地理总志《舆地纪胜》记:“龙洲,在太和县南,有谶云:龙洲过县前,太和出状元。”清《江右诗征》、清光绪《泰和县志》则称:龙洲谶其一:龙洲过县前,泰和出状元。龙洲接金鱼,泰和出相儒。龙洲接甑箟,泰和佐皇帝;其二:龙洲过县状元出,鱼坝添儿宰相生。雁塔鎍飞遭火劫,高匾钟声出公卿。

谶是“古代迷信的人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上述各个版本的龙洲谶共同内容是:龙洲的区域扩大至县治前,泰和就会出状元、宰辅等各种人物。

定光生前,定光信仰在闽南、赣南、粤东北就已经兴起。定光殁后,苏东坡、黄庭坚等纷纷撰写诗文赞叹,北宋官方更敕封其为“定光佛(燃灯佛)转世”。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泰和史家,却懒得理会这些,更不相信“龙”能幻化为龙洲的鬼话,清光绪《泰和县志》卷三十《仙释》记:僧定光,同安人。过邑怀仁渡,时水暴涨,人曰:“高沤潭有蜃出,为民害。”师投偈潭中,水退洲起,今龙洲是也。另清光绪《泰和县志》卷三十《寺观》载:怀仁庵,世传蛟为害,有僧定光过,解绦系蛟,絷于庵后高沤潭。同卷前后,一称蜃,一称蛟,均回避一个“龙”字。

二、谶验

泰和县城位于赣江的弯道,通过泥沙沉积形成江心洲,这是自然规律。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江心洲的面积会越来越大。以龙洲为例,其全盛时期,东至今八一路,西至今西门姚家,北至今光明路,南至今滨江大道。当其东部抵达八一路时,正当县治正南,这就是“龙洲过县前”,其时间大致在明永乐年间。

明永乐初,有一年风调雨顺,龙洲上一个多收了三五斗的姚老头想着吃饱吃好不能忘记永乐帝,于是背着泰和土产进京了。永乐帝刚坐稳侄儿的江山,高兴的收下姚老头带来的竹篙薯、土瓜,并回赠了金银。邑人杨士奇也在家中宴请了姚老头,姚絮絮叨叨说起龙洲即将“过县”,泰和会出状元,杨大人将来一定会当上宰相。杨士奇不以为然,咱大明朝哪来的宰相,但临别还应邀给老人写下赠诗:“南平桥外澄江畔,耕凿生涯乐有余。又说龙洲将过县,寄言乡邑务诗书。”请老人告诫家乡人不要轻信谶语,要考状元当大官还是要多用功读书。

永乐十三年(1415)三月,留在南京辅佐太子的杨士奇收到北京行在公文,泰和城东陈循在北京高中状元。杨士奇想起姚老头的话,不禁也定光附体,也提笔写下一首谶诗:“龙洲过县千年谶,黄甲初登第一名,从此累累题榜首,东城迎喜过西城。”

谁料杨士奇也有“半仙”特质,六年后,泰和西门曾鹤龄果然高中状元,恰合“东城迎喜过西城”之谶。又过了三年,杨士奇为内阁辅臣,后来伴随着皇帝对内阁的日益倚重,阁臣们权柄日重,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明代泰和共产生4位内阁辅臣,其中2位首辅)。龙洲谶一一应验,堪称一奇。

明成化十四年(1478),泰和沙村曾彦高中状元,国子监祭酒罗璟对龙洲谶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写下一副对联:“十回虎榜魁天下,三应龙洲过县前。”

三、澄江河

澄江,中国文学典故。西晋时期(265-317),左思的《咏史诗八首》中首次出现“澄江”二字,“左眄澄江湘,右盻定羌胡。”南齐时期(479-502),宣城太守谢朓在《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中,写下“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千古传诵之名句,其后五百年间,无数诗人用“澄江”二字入诗,未有超越者,直到黄庭坚登快阁。

唐乾符元年(874),就在“龙现”的下游不远处,一定僧(原名如此)建了一座寺庙,叫福星寺。福星寺中有一座慈氏阁,用于供奉西方慈氏弥勒佛(县人讹传为观音)。这座阁在北宋初年,被太常博士沈遵以“阁之快,自得之谓”改名为“快阁”。

如果不出意外,快阁应当与陈霸先坐过的江阁一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然而北宋元丰年间,文豪黄庭坚出任泰和知县,元丰五年(1082)冬,他一首《登快阁》改变了快阁的命运。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这首诗中用了“晚睛”(谢朓诗)、“天远大”(杜甫诗)、“澄江”(谢朓诗)、“月分明” (谢朓诗)、“朱弦”(《吕氏春秋》)、“青眼”(《晋书》)、“白鸥盟”等7处文学典故。其中“澄江”是最易被人忽略的一处。

不少人称,澄江是赣江泰和段的别称,大错特错。

翻开宋代至明代现存所有的地理志、地方志,泰和乃至吉安府没有一条叫澄江的江,也没有赣江别名澄江的记载。周必大《太和县龙洲书院记》,开篇便是“西昌下临赣江”;明《永乐大典》所存明初《泰和县志》亦言:“(泰和)县城,城高一丈二尺,厚八尺,周回五里,南临赣江。”显然,泰和城池之下即赣江。

明代至清初,随着龙洲、金鱼洲、甑箟等洲相继联接成片,赣江县城段实质形成南北两条水道,南边水道更宽被视为赣江干流,北边水道更窄被视为赣江支流。直到清康熙年间,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才首度将赣江泰和段别称为澄江:“(赣江泰和段)水流澄澈,故县有澄江之名。江中有洲,曰龙洲,在县治南。”清乾隆《泰和县志》采信了该提法:“(赣江泰和段)一曰(又称)澄江,赣河滩石峻险,经泰和水愈清澈,故名。”清道光《泰和县志》更将“澄江”作赣江的别名,标注在舆图上。

清道光《泰和县志·舆图》(局部)

问题来了,南北两条水道既然已成干支流形态,支流也应该有个名字。澄江这个文化符号用作赣江别名纯属资源浪费,于是清同治、光绪年间,重修《泰和县志》修正道:“澄江者,赣水支流。经城南绕城东,所谓龙洲过县前也。又以水清澈,故名澄江。”澄江这一名称自此正式赋予给今澄江河,澄江从文学上的澄江转变为具体的地理实体名称,沿用至今。

清光绪《泰和县志·舆图》(局部)

清光绪《泰和县志》卷一《舆地》

民国时期,澄江河上游断流,成为一段段故道,龙洲、金鱼、甑箟洲与北侧陆地相连,这次变迁大概已超出定光僧“演算”。

从上述文献不难看出,清代以前的澄江仅是文学上的澄江;清初,澄江始为赣江泰和段的别称;清末,澄江最终正式成为地理实体名称,且特指今澄江河。

2016年,澄江河治理改造项目启动,断流近百年澄江故道再度焕发勃勃生机,有关龙洲、澄江的传奇故事又展开了新的篇章。

1944年省会泰和《泰和近郊图》


(感谢叶骏先生 赐文)

相关资讯

澄江的早晨

云南澄江市海口镇名木古树因管护不力致1死1损伤 澄江15名干部被追责

来源:清风云南澄江市纪委监委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海口镇对1棵被列为名木古树的滇朴、路居镇对1棵被列为名木古树的黄连木管护不力,导致2棵名木古树1死1损伤问题。 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该市纪委监委给予海口镇政府和镇长、分管副镇长通报问责,并责成镇政

澄江市四套班子领导调研入湖河道

来源:玉溪日报-玉溪网7月12日,澄江市四套班子领导对2020年度水质综合评价为劣Ⅴ类的主要入湖河道进行调研。王军、王江飞、张国华、赵丽华等领导一行先后来到澄江市第五中学门口东侧排水沟、窑泥沟、独房大沟等地,实地查看入湖水质、湿地渗漏、水质

云南澄江探索生态烟叶发展新格局

云南澄江探索生态烟叶发展新格局 今年澄江市克服前期降水偏少等不利因素,种植烤烟5.5万亩,目前正全力抓好中耕管理。云南澄江探索生态烟叶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下行、消费增速回落、产业结构调整、自然灾害频发等外部不利因素影响,澄江市稳步

告澄江市民书

来源:玉溪日报-玉溪网告澄江市民书全市广大市民:2021年8月20日15:00,澄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昆明市五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协助开展新冠肺炎阳性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排查管理函》告知,有1名密接的密接在江川区路居镇(现属

澄江,还原人类起源脉络的圣地

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澄江,一个因化石享誉世界的名字。一面是“琉璃万顷”的Ⅰ类水高原湖泊,风物如画;一面是群山叠翠,莽莽苍苍,横亘滇中。处身山水间,凭栏临风,人们仍不能免俗: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永恒的命题,叩问着每一个人。这山水间

云南澄江,在有“中国版贝加尔湖”美誉的抚仙湖畔,出现欢乐胜地

“蓝”是地球上最经典的颜色,蓝是神秘、忧郁、清冷的代表,那一抹蓝对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地球上人迹罕至的地方藏着大大小小如同蓝宝石一般纯粹的湖泊,它所拥有的蓝,有着画家调不出的纯粹和纯洁。中国版“贝加尔湖”贝加尔湖,苏必利尔湖、青海湖和抚仙湖

澄江撤县设市获国务院批准后,又要开通到昆明的火车啦

5月18日,昆明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印发昆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记者注意到,在《昆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实施方案》以及《昆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项目明细表》中,计划投资10011.8亿元在轨道和航空基础

昆明人耍澄江赶高铁又多一条新路!速度快到飞起,只是……

两个好消息!开心到飞起!黄马高速正式通车!鸣泉收费站取消 昆明南收费站启用 !这意味着今后今后咱们出行更加方便了!从北市区到澄江和昆明南站可以不走昆玉高速了(上图黄色线为昆玉高速;蓝色为黄马高速 ↑↑↑)这条仅有30公里长的高速公路,对昆明

拆迁后的澄江,你不在熟悉的澂江老城

情怀,心里多多少少都会为它留点位置。在越来越多的商业情怀出现的今天,你是否还记得那年,那座城市,和那时的记忆。老辈人在老城里生活着做着老传统的小事如今难得一见的老行当习惯了,也只是日子不舍得曾经繁荣的过往最后只剩下蛛网与劫灰有人安于此间就有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澳洲进口奶粉代购婴儿车品牌处女座星座网陈百强歌迷网陈飞宇影迷网贵州青酒网白羊座星座网吊顶品牌网阳光电源A股李晨影迷网小红书旅游攻略洪金宝影迷网康佳冰箱评测网仰望汽车评测网今日宝鸡
玉溪新闻头条网-玉溪新闻头条最新消息、红塔区头条新闻最新消息、玉溪天气预报、玉溪烟价格表、玉溪房屋出租信息、玉溪房地产信息网网站、玉溪境界大使限量版、玉溪境界掰掰乐、玉溪旅游景点、玉溪美食攻略、玉溪美食街、玉溪人才网招聘信息网。
玉溪新闻头条网 33133.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