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8 04:09:48 | 浏览:10454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沾益区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李春摄
“十三五”时期,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三农”工作置于重中之重,以人为本抓民生,多措并举抓稳定,有力促进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五年来,沾益区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绘就一幅农业有奔头、农民有盼头、农村有看头的乡村振兴时代画卷。
“农”墨重彩“丰”景好 产业兴旺有奔头
36.9万吨!今年,沾益区迎难而上抗疫情、保春耕,克服干旱、倒春寒等不利因素影响,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全区农业农村发展保持良好势头,为“十三五”画上圆满句号。
5年来,该区按照“稳粮优经”的思路,农业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建设成效凸显,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1.32万亩,粮播面积稳定在113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连续5年超过30万吨,产能再上新台阶;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打造中药材、蚕桑、蔬菜、花卉、林果、山地牧业6大产业,先后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万寿菊种植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一年生当归种植基地等,发展特色农业产业43万亩,花山田园综合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实现农业总产值700亿元。
5年来,该区强化科技支撑,实施科技兴农、质量兴农等十大工程,无人机、数字化农机装备等在珠源大地展新姿,成果入选全国首批100个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国家玉米产业体系西南及南方2020年玉米竞争力提升现场观摩会在沾益区菱角乡成功召开,实现从“会”种地到“慧”种地转变。
5年来,该区畜牧业也在加快升级。生猪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沾益连续12年荣获国家生猪调出大区奖励,招商引进多家企业入驻沾益发展生猪产业,累计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3个、省级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场9个、市级畜禽“百千万”标准化养殖示范场20个,2020年末肉类总产12.5万吨,禽蛋产量2800吨,实现牧业产值48.5亿元,比2015年34.69亿元增长39.81%。
沾益农村新景象。李春摄
口袋脑袋“双富足” 小康生活有盼头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十三五”期间,沾益农村居民最大的感受,就是腰包鼓了起来——2020年,沾益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16673元,同比增长8%,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8.6%以上。
2020年立秋刚过,沾益区大坡乡大坡村的水产蔬菜基地里的莲藕迎来丰收。工人们熟练地采挖莲藕,这些莲藕将打包好运往冷库,随后销往福建、浙江、安徽、上海一带。
农产品丰收的背后,浸透着农人的汗水,换来的是幸福的生活。农户李大五高兴地说,“我是本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自己3.64亩的田地承包给公司,自己又在这务工每天能赚100多元,挺好的。”自2019年大坡村流转了1360亩水田,承包给公司种植莲藕、茭白、茨菇等水生蔬菜以来,35户贫困户的96.54亩土地得到转型升级,带动了300多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务工就业,劳务年收入达300多万元。
蔬菜丰收了,农民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得益于沾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速形成的有效支撑。放眼珠源大地,5年来,“三联三争”盘活有效资产资源、资金2.54亿元,实现全区5306户贫困户产业全覆盖、利益全联结、收入全支撑,43个贫困村集体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充分激发基层组织和群众内生动力;培育农业重点龙头企业73家、农业专业合作组织383个、家庭农场65个、“农企对接”29家,产业融合发展载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日趋完善,带动农民增收能力显著增强。
除了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外,庭院经济正成为助推农民致富的一个有力抓手。
“平时工作太忙了,周末带家人和朋友来这里呼吸新鲜空气、吃农家饭、欣赏美景,真心不错。”在刚刚过去的上个周末,来自麒麟区的刘女士带着家人到沾益区西平街道九龙社区龙山村的农家庭院游玩,庭院独特的美景、美食,给他们全家留下来深刻的印象。
九龙社区龙山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只是沾益区推动美丽乡村与休闲旅游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十三五”以来,沾益区创新发展理念,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探索产业融合、资源聚合的有效方式,大力推进美丽乡村 乡村旅游、美丽乡村 产业发展等美丽经济,推动美丽环境向美丽产业升级发展。除了龙山村的“庭院经济”,还有西平街道彩云社区浑水塘村民小组的乡村品牌也是备受市民关注,该村借力美丽乡村平台,整合有限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生态休闲观光、体验农业,打造田园综合体,拓展养老养生、休闲娱乐、运动健身、农家乐自助美食体验、乡村旅游等配套产业链,昔日危房连片的落后乡村变身新的旅游增长极和网红打卡地。
乡村民风持续好转,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李春摄
一村一落皆是景 留住乡愁有看头
都说乡愁是一种模糊的惆怅。当你走进沾益区盘江镇杂木箐这个农户有30户的自然村,村里巍巍耸立的民俗标识牌坊,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屋,干净整洁的沥青路,已然是一幅村美人和、物阜民康的幸福新村面貌。
乡村环境,承载着百姓的期待,也承载着浓浓的乡愁。5年来,沾益区下大力气破除农村环境脏乱差顽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爱国卫生运动、农村“厕所革命”等工作,逐步塑造人与自然和谐、乡风新韵彰显的农村新貌,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如今的左水冲村,一村一景、一墙一文化,村容村貌整洁亮丽,邻里和谐相助,呈现出人人争模范、户户争先进的可喜局面。”德泽乡左水冲村党总支书记王光奎说。近年来,该村立足新农村建设实际,开展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不断强化家风建设、“一约四会”、积分管理等制度建设,组织引导村民参与到环境治理、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中来。先后荣获区级文明村、市级文明村、省级文明村称号,10多年来,该村无上访记录,矛盾纠纷不出村,好习俗、好风尚在村里蔚然成风。
“乡村振兴了,环境变好了,乡村生活也越来越好了。”感受着家门口的环境变化,村民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连连点赞。五年来,农村“七改三清”行动深入开展,集镇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启动实施,全面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设施,据统计,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建43620座,全区97356农户卫生户厕达90348座,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3%;打造建成农村人居环境示范点14个、示范村(社)33个、“五型”示范村庄59个、文明村(社)63个,乡村民风持续好转,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工程27项,改造硬化提升乡村道路337公里,完成4类对象农村危房改造4926户,路、水、电、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一串串飘红的数据,一项项丰硕的成果,见证了乡村振兴的足迹。历经五年,沾益区实施乡村振兴的辛勤耕耘和丰硕成果,正在珠源大地上显现,茂林水润、沃野千里、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逐步嵌入现实。(何曼菲、赵琼波)
2021年五一假期将至,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提醒广大游客朋友,时刻牢记旅行安全,及时关注旅游目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及“游云南”APP发布的正规旅行社信用等级信息和景区流量提示,自觉抵制不合理低价旅游产品,更好地保障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注重个人防
1、罗平提起云南的春天,或许很多人都会想去罗平,去欣赏那醉人的油菜花海。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海,秀丽的山峰,再加上层次分明的螺丝田,仿佛整个罗平都在春天的暖意里慢慢醒来。置身花海,面对眼前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几个云南自驾地,看遍春天大好时光。
来源:环球网-文旅频道【环球网文旅特约作者米广弘】没去过丽江的人,提到丽江,首先联想到的就是艳遇;也和大多数去过丽江的人一样,到过丽江,感受最深的就是商业化。可即便如此,丽江依然是值得去的一座城市,在丽江,基本可以体验到入世与出尘的双重感
开栏的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亿万人民团结奋斗,领航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云南考察调研,为云南发展擘画蓝图、指明方向。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锚定目标
云南网讯(通讯员杨长亲)“感谢党和政府为我们修通了公路,帮我们实现了多年的梦想,生产生活物资能运到家门口,家里的药材、农产品在院坝里就能装车运到城里去卖。”2020年5月21日,水富市最后一个最边远的村民小组——太平镇盐井村第30村民小组通
一、地理调查水富市和绥江县位于整个云南的东北角,昭通市的最北端,四川盆地的边缘。他们其实属于四川盆地,而不是云贵高原。他们都到宜宾的距离比昭通还近。水富市和绥江县最大的坝子是会议镇,15.7平方公里,其次是中城镇和新滩镇,超过10平方公里。
来源:云南日报近日,记者走进水富城市运营管理服务中心指挥大厅,手指轻轻移动鼠标,智慧屏上30公里外的横江水域画面跃然眼前,点击按钮放大画面,两岸青山、一江碧水江清晰可见一目了然。水富城市运营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通过构建智慧‘两江’、‘
从2016年进入“高铁时代”以来,曲靖市启动了公交枢纽、长途客运站建设,积极谋划高铁与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机场的衔接项目,实现交通零换乘,将沪昆高铁带来的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融汇到全方位的发展当中。2017年,曲靖在全省率先实现“
云南澄江探索生态烟叶发展新格局 今年澄江市克服前期降水偏少等不利因素,种植烤烟5.5万亩,目前正全力抓好中耕管理。云南澄江探索生态烟叶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下行、消费增速回落、产业结构调整、自然灾害频发等外部不利因素影响,澄江市稳步
芒果旅行日记:贵州山多水多山洞多,风景秀丽著名景点也非常多,比如黄果树瀑布、梵净山、西江千户苗寨、荔波大小七孔等等。而今天芒果要介绍的是贵州一个名气不大小众景点却非常多,且牛肉非常好吃的县级市。这个县级市叫盘州,位于贵州省西部,距离省会贵